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多管齐下誓护一江碧水 福州开启刮骨疗毒式治理

发布日期:2017-01-23 来源: 煤气发生炉产业网 查看次数: 325
核心提示:国家水十条的出台,正符合福建省福州市水污染防治的迫切需求,怀揣着碧水梦,福州出台了《福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加强水污染防治顶层设计。如今,福州市水污染

  国家水十条的出台,正符合福建省福州市水污染防治的迫切需求,怀揣着碧水梦,福州出台了《福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加强水污染防治顶层设计。如今,福州市水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长效机制建立和基层环保监管方面还需不断探索。

  多管齐下誓护一江碧水 福州开启刮骨疗毒式治理

  福建省福州市地处闽江、敖江、龙江三江下游,境内河网密布,107条内河形成六大水系,总长度244公里,汇水面积300平方公里,水资源得天独厚,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怀揣碧水梦,福州市急需一个治水纲领性文件。

  2015年底,按照水十条要求,《福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方案》是如何编制的?具有哪些特色?能否更接地气?实施以后取得哪些效果?

  靶向治污

  建立黑名单制度

  因地处三江下游,承载了三大流域的污染源,让福州水治理难度比其他地方大。福州市环保局有关专家坦言,虽然福州市治水工作起步早,从2009年就着手重点流域治理,但治水是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国家水十条的出台,正符合福州市水污染防治的迫切需求。2015年下半年,福州抓住这一机遇,以水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为底线,开始着手《方案》的编制。

  在编制前,福州市领导专题调研水污染防治,福州市环保部门追根溯源,搜集近5年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辅以必要的调查监测。

  《方案》明确各级政府是责任主体,从顶层设计上避免部门间的互相推诿扯皮。相关负责人坦言,一张蓝图绘到底,福州市开启刮骨疗毒式治理。

  刮骨疗毒,就要敢于找出病根,毒在哪就治哪,对症下药。有关专家表示,在《方案》编制过程中,突出靶向治污,精准发力,回应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以省水十条对福州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为底线,选取不达标水体及对饮用水水源或水生态安全有影响的交界断面和干支流水体,纳入水质清单内容,采取一河一策方法,对症提出水质提升的防治措施,并将水质改善目标细化到各县(市)区及各年度。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创新性地采用了黑名单制度。根据历年的水质监测结果及监管情况,将近年出现过劣Ⅴ类水体的小支流列入黑名单中,要求制定实施水体达标方案。媒体曝光或群众投诉强烈的小支流,也会被列入黑名单中。

  控制总量

  做好污染减法

  闽侯县竹岐乡火炬村,绿树环绕,流经当地的小目溪清澈见底。火炬村村委会负责人表示,村里猪栏没拆之前可不是如此模样,那时候乱排的猪粪水致使溪水黑臭,引来蚊虫,家家户户常年关闭窗户。

  畜禽养殖污染是福州水污染的重要成因,治理难度大。面对这一痛点,《方案》的制定不能依葫芦画瓢,必须更具操作性。

  闽侯县对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禁养区内的生猪养殖场,坚决予以关闭和拆除。对漏报、不报(新建、重建)的猪场,发现一家拆除一家,杜绝反弹现象。闽侯县有关负责人表示。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