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炉作为固体废物处理的核心设备,其型号种类繁多,主要依据处理规模、处理对象及技术原理进行划分。了解不同型号的特点,对于选型、处理至关重要。
一、按处理规模与适用场景划分
小型焚烧炉:
特点: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相对简便,日处理量通常在几公斤至几吨不等。
典型型号/应用: 常见于医院、诊所、实验室(如处理医疗垃圾、病理废物的小型焚烧炉),小型工厂处理自身产生的少量工业垃圾,以及偏远地区、岛屿等分散式垃圾处理点。
中型焚烧炉:
特点: 处理能力适中,通常在日处理几十吨到一、二百吨范围,技术配置比小型炉更完善。
典型型号/应用: 广泛应用于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工业园区集中处理设施、大型医院或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
大型焚烧炉:
特点: 系统庞大复杂,自动化程度高,日处理量可达数百吨甚至上千吨(如300吨/天、500吨/天、750吨/天、1000吨/天是常见的大型市政炉单炉处理能力),通常配备完善的余热利用(发电)和烟气净化系统。
典型型号/应用: 主要用于大型城市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及处理量巨大的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
二、按处理对象与特性划分
生活垃圾焚烧炉:
设计重点: 适应成分复杂、含水率波动大、热值中等的混合垃圾。核心在于稳定燃烧、减容、控制污染物生成及能源回收。
主流技术: 炉排炉技术(机械炉排、往复炉排等)是主流,因其对垃圾预处理要求较低、适应性强。大型项目中也常用流化床焚烧炉(需添加辅助燃料或对垃圾进行较严格预处理)。
危险废物焚烧炉:
设计重点: 确保彻底焚毁有毒有害物质(如有机物、病原体),高度耐受腐蚀性气体(如含氯、硫、氟化合物),配备极其严格的烟气净化系统以满足更严苛的排放标准。
主流技术: 回转窑焚烧炉是处理复杂危废(固态、液态、污泥等混合)的黄金标准,因其物料搅动充分、停留时间长、适应性极广。液体喷射炉于液态危废。也常采用“回转窑+二燃室”的组合形式。
医疗废物焚烧炉:
设计重点: 彻底灭活病原体,控制二噁英等有毒物质生成,操作安全(防污染),规模通常中小型。
主流技术: 针对性强的小型/中型焚烧炉,常采用热解气化技术或控气式焚烧技术(两级燃烧),以更好地控制燃烧条件和污染物排放。回转窑也用于大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
工业废物焚烧炉:
设计重点: 根据特定工业废物的成分(如含高盐、高氯、重金属等)进行定制化设计,解决结焦、腐蚀、特定污染物去除等问题。
主流技术: 技术选择高度依赖废物特性。流化床炉适用于均质废物的燃烧;回转窑炉适用于处理成分复杂、形态多样的废物;液体喷射炉用于液态工业废料;熔融炉用于需高温熔融处理灰渣的特殊情况。
污泥焚烧炉:
设计重点: 处理高含水率、易结块物料,干燥和燃烧,控制粉尘和尾气中的酸性气体。
主流技术: 流化床焚烧炉(鼓泡流化床BFB、循环流化床CFB) 因其传热效率高、能处理高水分物料、燃烧彻底而被广泛应用。阶梯炉排炉也有应用,但需加强干燥段设计。常与热干化系统结合。
三、按核心焚烧技术原理划分
炉排炉:
工作原理: 垃圾在移动或转动的炉排上完成干燥、燃烧、燃烬过程。空气从炉排下方送入。
优势: 对垃圾预处理要求低,适应中国混合收集垃圾的国情,技术成熟可靠,单炉处理能力大。
应用: 市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主力。
流化床焚烧炉:
工作原理: 炉膛内有大量惰性床料(如石英砂),高压空气从底部吹入使床料呈流化状态。垃圾与高温床料剧烈混合、传热燃烧。
优势: 燃烧效率高、温度均匀、污染物(NOx)生成量相对较低,适合处理热值较稳定、需预处理破碎的垃圾或污泥。
应用: 市政垃圾(需较好预处理)、污泥、部分工业废物。
回转窑焚烧炉:
工作原理: 主体是一个略微倾斜、可旋转的钢制圆筒。废物在筒内随筒体旋转翻滚,与热气流顺流或逆流接触,完成干燥、燃烧、燃烬。
优势: 对废物形态(固、液、浆、桶装)适应性强,物料搅动充分,停留时间长,燃烧彻底。
应用: 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工业废物处理的核心技术。
热解气化焚烧炉:
工作原理: 在缺氧或缺空气条件下,将废物加热分解为可燃气体(合成气)和固体残渣,再将气体引入二燃室进行充分燃烧。
优势: 烟气量相对较小,二燃室温度高有利于控制二噁英,飞灰量可能减少。
应用: 中小型医疗废物、部分生活垃圾和生物质处理。
选型关键因素:
选择焚烧炉型号时,需综合考虑:
废物特性: 种类、成分、热值、含水率、形态。
处理规模需求: 日处理量、未来发展。
环保法规要求: 需满足的排放标准(尤其关注二噁英、重金属、酸性气体)。
能源回收目标: 是否要求余热利用(蒸汽、发电)。
投资与运行成本: 设备成本、能耗、维护费用、人工成本。
场地条件: 可用面积、基础设施。
焚烧炉型号的多样性正是为了应对不同废物处理需求与环境挑战。只有深入理解各类焚烧炉的技术特点与适用边界,才能匹配项目需求,在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的同时,为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200号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