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应用 > 正文

火层测量和煤气分析来判断炉温高低和火层状况

发布日期:2014-09-05 来源: 煤气发生炉产业网 查看次数: 234
核心提示:    由于煤质不稳定,气化炉内经常出现“结疤”现象,打“疤”操作费时费力,也因此妨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为解决这
 

  由于煤质不稳定,气化炉内经常出现“结疤”现象,打“疤”操作费时费力,也因此妨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稳定原料煤的性质;另一方面加强生产管理,在原料煤性质波动时,通过调节入炉空气、蒸汽量和炉箅转速,以及火层测量和煤气分析来判断炉温高低和火层状况,从而全面评价气化炉工况。

  在调整工艺参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气化炉炉温和气化层的变化,防止因“结疤”或炉温过低而造成煤气含氧量超标,避免了“结疤”现象的发生。煤的粒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是难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尤其在气化炉低负荷运行的情况下,25mm~50mm块煤用于两段炉经济上也不合算。经过反复实践,现在已做到将入炉煤的粒度扩大到25mm~100mm时,仍可保证料层温度和火层高度均匀,灰渣含碳量不大于15%。

  原料煤粒度的调整,不仅保证了正常生产,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制气工艺调整设计选用两台容量为8t/h废热锅炉(一开一备),回收吹风气生产蒸汽,以满足气化炉蒸汽之需。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仅靠两台气化炉的吹风气,废热锅炉的进口温度只有600℃,锅炉出力明显不足。经分析发现一吹净气的热值较高,可以回收利用。  

 

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200号